2020-07-03
经常卖断市的天气瓶,最近更可动手造!如此热卖,原来航海家早于19世纪便用来预测天气,原理是运用溶于酒精的樟脑,和溶于水的氯化铵和硝酸钾。在它们的溶解过程中,产生结晶。天气瓶会因应温度和气压而变化,天气较暖时,瓶内清澈透明,结晶较少;当瓶内混浊一片,即阴天多云;冬天低温时,结晶呈大片羽毛状,效果最美。作为城市人,未必直接受天气影响。有了这天气瓶,可感应气候变化,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。
不过,硝酸钾等原材料均要在化工厂大批量订购,较难入手,想自製不妨参加工作坊。手作人Ting 主力教整皮革,早前购入日本製的水滴天气瓶后,便上网自学,最近更开班教整天气瓶。天气瓶的製作过程看似简单,但份量要校得精细,她参考台湾和日本的配方,钻研出氯化铵、硝酸钾、天然樟脑1:1:4的比例。不过, DIY 天气瓶没经真空处理,顶多只能保存1至2年,倒掉溶液后,便可重用玻璃樽,再自製天气瓶。
外国着名DIY系列网站NightHawkInLight亦有上载短片,教网民自製天气瓶,虽然步骤繁複少少,但製成品非常吸引,望住雪花飘下飘下,心情都特别好!
DIY Storm glass (400ml)材料:
天然樟脑粉40g
硝酸钾10g
氯化铵10g
蒸馏水200ml
乙醇200ml
Steps 1. 将天然樟脑粉混合乙醇,慢慢搅拌,直至完全融合成a。
Step 2. 将硝酸钾和氯化铵加入蒸馏水,混合成b。
Step 3. 混合a和b,便会产生化学反应,变得混浊一片。
Step 4. 盖上木塞,以防乙醇被挥发掉。待3至5天,白色粉末会沉底,天气瓶便开始发挥作用。
Whitemoon天气瓶工作坊
IG:whitemoon_workshop
查询:forwhitemoon@gmail.com
收费:约$380/位(包成品)
备注:可安排自行组班,详情可电邮查询。
其他变奏版钨丝灯天气瓶工作坊
日期:18/4(6-7:30pm)、26/4(4:30-6pm)、1/5(2:30-4pm)
地址: 马头围道 37﹣39号红磡商业中心 A 座 409 室 M 房 (显示地图)
收费:$360/位(包成品)
FB:O.work.hk
备注: 另可安排自行组班,人数4人或以上,详情可FB inbox查询。
延伸阅读:【上环】摩娑不停 精工餐具
Graffiti在港也可遍地开花@玩物败家仔